生活时尚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度假地图?

库柏:对许多经济状况不错的人来说,气候变化的第一个可感影响将是改变了我们度假的地点。
2023年7月3日

卑尔根:魔幻山海和文艺的雨

张璐诗:记得初到卑尔根,曾不禁感叹北欧神话明明是就地取材。偏爱这个三面环海的小城,哪怕这里全年有256天都在下雨。
2023年6月30日

“消失的展览第四幕”:感知自然之默

宁文:在这场强调作品与空间关系的展览中,五位艺术家以各自的视角和经验,尝试在“静默的自然”里发掘丰富的生命力。
2023年6月30日

设计上海,从破圈重归徘徊

郑静:当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重新关注务实,设计所承担的生活美学,该如何被接受、被买单?
2023年6月30日

底蕴与负担:一座百年博物馆的新挑战

宋佩芬:位于华盛顿的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在勾划未来的同时,如今博物馆也需要面对因馆藏的复杂历史而引发的争议。
2023年6月30日

一个叫“动物农场模拟器”的艺术展

薛莉:前沿科技,一直是推动艺术家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艺术创作,怎么才能纪念一个科技大爆炸的时代呢?
2023年6月30日

相聚就是吃着火锅唱起老歌

范庭略:酒酣耳热的时候,如果需要寻找一种可以让汗毛竖立的力量,那就播放一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但是过门音乐一响起来就会跟着大喊大叫的歌曲。
2023年6月30日

你能通过关于亚洲的测验吗?

加内什:对亚洲的无知是西方教育中最大的漏洞。西方对亚洲了解如此之少,在战略上明智吗?
2023年6月28日

他们用照片捕捉变化的时代

范庭略:我们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都会是自己的个人视觉传记,它们具有与生俱来的特异性,这就是摄影具有颠覆性的一部分。
2023年6月25日

颜歌:用英文写作,我就是一个“陌生人”

崔莹:颜歌说,用英文写作时,读者对她感到陌生,她对自己也感到陌生。英文短篇小说集《在别处》是她的一次新鲜的文学实验。
2023年6月25日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吉尔德中心: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探索自然

宋佩芬:这个以科学、教育和创新为使命的中心,希望通过对虚拟和真实情境的整合,加深参观者的体验和理解。
2023年6月25日

塞浦路斯印象:一个地中海岛国的困境

子川:乘飞机降落塞浦路斯共和国南部海滨城市拉纳卡,在几分钟内收到两条手机运营商的短信:第一条“欢迎来到塞浦路斯!”,第二条“欢迎来到土耳其!”
2023年6月25日

对话刘香成:镜头不光定格时代与人

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刘香成持续捕捉着时代变迁的影像。他认为,摄影不止于记录此刻,也可以帮助人们看清来路与去处。
2023年6月20日

剧透还是不剧透?这是一套复杂的礼仪

凯莉:提前知道结局可能给观影体验加分——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2023年6月16日

南法卡尔米涅基金会的使命与创新

Luning Wang:在位于南法小岛的卡米涅克基金会展馆,我聆听了有关卡米涅克父子的收藏轶事。
2023年6月16日

巴塞尔艺术展:“大作品”和“好生意”

宋佩芬:在瑞士巴塞尔艺术展会的现场,我总会禁不住好奇,那些“巨大且难以安置”的艺术作品,是如何被交易的?
2023年6月16日

塑造莎翁:长青的莎士比亚是如何炼成的?

陈旭宇:读完《莎翁的诞生:早期莎士比亚文化史》,我发现莎士比亚的经典化历程中,并没有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建构。
2023年6月16日

一座大饭店与奥斯陆的历史剪影

张璐诗:大饭店的所在地最初并不算城市中心,此后这里不断吸引政客、记者、演员以及寻找灵感的艺术家,以至于报刊有个专栏名称干脆就叫“大饭店轶事”。
2023年6月16日

余至柔:接棒余德耀,走上新旅程

薛莉:“馆二代”余至柔外形人如其名,内心豁达淡定。她直言面临着所有民营美术馆馆长的共同挑战——资金。
2023年6月16日

在上海,看展如同完成一场行为艺术

郑静:将假期贡献给各种各样的展览,成了人们出门的一大动力。如同一场行为艺术,上海成了最大的展厅。
2023年6月16日

在土耳其体验选战热潮

子川:五月启程前往土耳其的西部重镇伊兹密尔,虽然动身之前就知道土耳其即将举行大选,但我还是低估了这里选战浪潮的热度。
2023年6月9日

马拉加毕加索博物馆:如何超越“名人故乡博物馆”?

宋佩芬:毕加索的名人魅力自然不容忽视,但马拉加毕加索博物馆却相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依赖“毕加索故乡”这一张招牌。
2023年6月9日

“买得起”的艺博会:为艺术品袪魅

薛莉:吊起来卖,是艺术品市场惯有的姿态。“冉起当代”创始人冉维尔决定把艺术品明码标价,十万封顶,揭开艺术品神秘面纱。
2023年6月9日

裸辞之后的四个月

张乐愚:在习惯思维里,人是要被固着在工作的标签上的。没有工作,那你是谁?这句话听着十分熟悉,类似的语句还有:你为什么还不结婚?
2023年6月7日

对话王一妃:我想把当代艺术呈现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和画廊周北京的总监聊聊,一个立足798的艺术平台,如何面对当代艺术的“公共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的张力。
2023年6月5日

“每种语言都可以讲述世界和个人的故事”

崔莹:《时间庇护所》是第一本用保加利亚语书写,被译成英文后获得国际布克奖的作品。有评论家称,阅读这部作品,不可能不会想到英国脱欧和特朗普的竞选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
2023年6月2日

城市外卖与城市生活

范庭略:资本觅得商机,食客们得到足不出户的便捷。我们享有比伦敦纽约东京更加便利的外卖服务,这一切都依靠那些驾驶飞驰电动车的年轻人。
2023年6月2日

一个勇敢的艺术展:中国古书画,影响了西方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薛莉:上海西岸美术馆的新展览,罕见地将中国古代书画与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并置,探索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让人脑洞大开。
2023年6月2日

维京格•奥拉弗森:一位冰岛钢琴家期待他的中国历险

张璐诗:演出档期密集的奥拉弗森表示,他的第一次世界巡演是从中国开始的,经过疫情的停滞和周折,他的重访中国计划终于被提上了日程。
2023年6月2日

对话冯唐:我一直如履薄冰

和冯唐聊聊他有关做事和为人的修炼。听他讲讲什么是“事儿在人前”,以及他为何要把“成事”的概念推广开来。
2023年5月31日
|‹上一页‹‹10111213141516171819››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