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任志强、潘石屹议中国房市新政

任志强、潘石屹在周四一次午餐会上,讨论了中国最新一轮楼市调控给房价和地产商带来的影响。两位都认为房价年底前将会下跌,但对中长期走势则持不同意见。
2010年8月19日

让中国楼市回归居者

FT中文网投资与财富管理编辑冯涛:中国楼市经历“疯狂的3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继续快速上涨。如何抑制房屋的投机属性,成为摆在新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3年4月18日

黄金与房产

FT中文网投资与财富管理编辑冯涛:与黄金一样,最初并不具备金融属性的房产成了逐利工具。但随着中国经济转型,附加在房产上的投资和投机功能也将弱化。
2013年4月17日

买房真是“刚性消费”吗?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泽基:“高房价拖累中国经济发展”一文犯了经济常识和逻辑错误。没错,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住的地方,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买”房子。
2010年3月4日

港府迫于压力 将文化区争议项目分包给多家开发商

香港政府向公众与房地产企业高管的压力屈服,昨天提议将其最雄心勃勃的市区再次开发项目划分给多家开发商,而不是像起初规划的那样将该项目仅授予一个集团。
2005年10月8日

中国华门地产将推出最昂贵私人俱乐部

富裕的商业人士将收到邀请,加入上海的一家私人会员制俱乐部,该俱乐部将坐落在世界最大的摩天轮上,会员需支付10万美元的年费。
2005年9月27日

格林斯潘警告美国房市过热

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对美国住房市场过热的危险发出迄今最明确的警告,指出购房热潮结束时房价可能下跌,并辩称很难预测它对消费支出的影响。
2005年8月29日

中国房地产的金融风险

《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人文榕: 中国央行刚公 布《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对房地产可 能引发金融失衡颇有警觉。简言之,中国房地产 开发还处于“一手拿地、一手拿钱”的高财务杠 杆、高信贷风险阶段。
2005年8月18日
|‹上一页‹‹394041424344454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