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哲学

机器真的会取代人类吗?专访中国人民大学王小伟

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到了需要被重新审视的时刻。技术哲学如何回应这些问题:技术是中立的工具吗?跟机器比,人的存在何以有意义?
2024年1月8日

英伦哲学节上的“AI与生存”之辩

张璐诗:如同论坛现场的一位主持人所说:“在座的各位以思考人工智能与人类末日来度过一个周末夜晚,真是又丧又摇滚。”
2023年11月17日

清晰性与真实性哲学

林峰:金观涛先生真实性哲学三部曲的第二部《真实与虚拟》,引发了我新的一个疑问:清晰性与真实性哲学之间存在何种关联?
2023年11月15日

黑格尔如何看家庭与市民社会

高全喜:在黑格尔看来,伦理世界是法权的最现实体现;其法哲学中的市民社会吸收了英国政治经济学有关劳动分工、国民财富和市场经济的内容。
2023年7月27日

为什么AIGC会加速“他者的消失”?

智能创作时代,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生产和传播者,比如最典型的纸媒,是会加速消亡,还是能迎来更多的可能性?
2023年6月25日

人工智能会毁灭人类吗?

盛洪:人工智能会否毁灭人类,不仅是人们当下的经验感觉,更是一个哲学判断,即从终极来讲,智慧是善的还是恶的。这是需要认真讨论的。
2023年5月17日

唯其简单,才成复杂——谈宇宙唯一极简规则

盛洪:宇宙万物,从最简单到最复杂,从超弦到人类智慧,都服从唯一的一个极简行为规则。因此,“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2023年3月9日

有了机器猫又如何?科学又不是全部!

秦轩:藤子先生也好,宫崎骏先生也好,他们可以通过这些还活着的地方,去想象百年前的生活传统,带孩子体验这种传统。
2023年2月6日

智识谦逊的重要性

凯莉:具备智识谦逊的人能够看到自己身上的认知局限和偏见,更关心事情真相而不是坚信自己没错,他们更擅长分辨真假新闻。
2022年9月9日

作为绝对命令的道德和作为自发秩序的道德

盛洪:作为绝对命令的道德应与作为自发秩序的道德结合起来,并保持恰当的比例,才会发挥好的作用。
2022年8月25日

二舅的“活着”:中国式存在主义

吕恒君:视频作者所推崇的二舅的乐观主义生存态度,从整体而言,并未脱离中国民间千百年来“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哲学底色。
2022年8月22日

自由与自然

盛洪:在没有任何历史或“经验”时,任何一物的自由是随机行为;而有了历史或“经验”后,它的行为就是遵循最有利于自己的行为规则的行为。
2022年9月17日

“光就是这样照进来的”:探访英国乡野小镇的哲学节

张璐诗:“How the Light Gets In”举办至今已有13年。它的创办者认为,哲学不是玄学,应少点装腔作势。同时他也相信,强化公共性,并不等同于将议题肤浅化。
2022年6月17日

如何学会思考?既要用脑,更要用心

想象一下,一个知识渊博、理性超群的人,却在德行上有所欠缺。
2022年6月11日

元宇宙:它是绿洲,还是现实界大荒漠?

李晋、马丽:最终元宇宙带给我们的是社会关系的整合、多元的绿洲,还是一个个更加封闭的碎片,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
2021年12月3日

专访尼古拉斯•博古睿:思想改变世界

黎蓉:对人类社会未来的思考令曾经华尔街金字塔顶端的金融家尼古拉斯回到少年时的激情:哲学。他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汲取灵感。
2021年10月14日

哲学重磅,美国人的治愈系?——海格隆德谈宗教和资本主义

茉莉:一场大病之后正待康复的美国,需要一场新的“启蒙运动”。美国人是否能从瑞典学者海格隆德的新书《今生》里找到解毒剂?
2021年4月15日

陈楸帆:科幻作品要建立起一种对未来的乐观想象

陈楸帆:应该传递更多积极信息,帮助建立我们能用科技实现科技向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信念。
2020年12月28日

挑战:为汉娜•阿伦特办展

Louis Hothothot:德国历史博物馆为一位以写作为主的思想家举办展览,极具挑战性。珠花胸针成了最具视觉性的展品。
2020年6月18日

与FT共进午餐:周濂

这位青年哲学学者走出书斋,与我们对话当下:如何在众声喧哗中坚持温和理性?LGBT问题对今日中国为何重要?大转型时代,个体应当如何自处?
2019年7月2日

该不该多懂一点哲学?

邰蒂: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哲学这门学科,古老且值得尊敬,但真正在乎它的人却越来越少。
2017年12月20日

与FT共进午餐: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

桑希尔:塔夫斯大学教授丹尼特兴趣十分广泛,他畅谈对人工智能、机器人、宗教及数字技术对社会影响的看法。
2017年8月25日

技术之外,还有人生

孟蔷薇:我算是一个“理转文”的学生。那么,在对待生活或者人生本质问题上,文理科人的思考有什么差异?
2016年10月19日

学者为何穿上学袍?

毛寿龙:思想和思想家都是危险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或许我们应该希望学者穿上学袍,为学术赢得一片天地。
2016年9月2日
12››下一页